
TCL中环巨亏82-89亿:光伏行业周期底部下的阵痛与自救

TCL中环(002129.SZ)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净亏损82亿元到8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引发了业界对光伏行业周期性风险的广泛关注。
公告显示,全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但产业链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下跌。TCL中环作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于难,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其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竞争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亏损。此外,海外子公司Maxeon的经营转型也对其业绩造成影响。
面对严峻挑战,TCL中环已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公司正在进行经营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优化,旨在提升相对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极致降本,提高效率效益;加快Maxeon业务变革,盘活资产;按需生产;主动推动并践行行业自律,改善产业竞争格局。这些措施在第四季度初见成效,光伏主产业链产品价格企稳回升,公司制造端经营情况较第三季度有所改善。
展望未来,TCL中环表示将坚定推进企业变革,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在新能源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将强化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化,降本增效,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电池组件业务方面,公司将提升相对竞争力,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设。此外,公司还将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壁垒市场的在地化制造布局,提高海外收入占比;并引领推动先进产品技术路线的产业生态共建,修复市场竞争格局。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的逐季环比改善。
然而,TCL中环的巨额亏损也暴露出光伏行业周期性风险的严峻性。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TCL中环的应对措施能否有效扭转局面,仍需时间检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以及TCL中环的后续经营状况。
从区块链视角来看,未来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追踪光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用户,确保产品质量和来源的可信度,从而提升行业透明度,打击价格欺诈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交易平台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交易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