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235框架的真实世界资产(RWA)探索:以马陆葡萄项目为视角

2024年11月25日,首个农业领域RWA项目——马陆葡萄RWA项目的发布,标志着RWA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不仅为智慧农业建设(例如农产品溯源、农业供应链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也为解决实体资产金融化过程中真实性、透明性、流动性、经济性和共识性五大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RWA通过连接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优化数据要素、资本要素等资源配置,将催生资产价值化新赛道,推动产业融合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球范围内,RWA的探索方兴未艾。BCG和ADDX的研究显示,全球非流动性资产的通证化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BIS)也认为RWA是数字金融创新的关键领域,有助于促进全球金融市场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在RWA的探索上各有侧重:美国主要以国债为底层资产进行通证化;新加坡积极探索通证化资产发行,并对资产类型进行分类监管;迪拜等阿联酋成员国已建立完善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中国香港则采用监管沙盒模式,推动通证化应用创新。
RWA,即真实世界资产,目前尚无统一的官方定义。从实践来看,RWA内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RWA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将真实世界资产与数字世界资产进行孪生表达的资产形式;广义RWA则指资产价值化的新赛道,它通过连接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利用资本市场赋能数据等其他要素市场,充分释放资产价值。RWA通常包含资产准备、资产发行和资产交易三个阶段。
数据资产,作为中国“第五大生产要素”,是RWA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化过程可分为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和数据资产化三个阶段。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国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允许企业将数据资源确认为资产并计入财务报表。国家数据局也在积极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促进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发展。
为促进数据要素与RWA的融合发展,上海数据交易所提出U235框架。该框架连接真实世界和数据世界,构建数据上链、收益上链和资产上链三个支柱,并具备真实性、透明性、流动性、经济性和共识性五大优势。U235框架通过规范透明的披露、自登共证的登记、动态调整的估值、智能校验的合规和穿透可信的监管等功能,为RWA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行框架,最终实现“真数据、金资产”的目标。
未来,随着社会对RWA认知的深化、产业实践的积累以及相关制度机制的完善,RWA将为资产价值化提供新的发展赛道,解决资产融资过程中的痛点,并释放巨大经济潜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