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一季度投资策略及重点企业推荐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一季度投资策略及重点企业推荐摘要: 医药周观点深入解读:一季度看好医药创新行情,重点关注CXO板块龙头企业估值修复以及生命科学上游成长型企业(例如四代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公司)的积极经营变化。近期市场情绪波动导致医药出海...

医药周观点深入解读:一季度看好医药创新行情,重点关注CXO板块龙头企业估值修复以及生命科学上游成长型企业(例如四代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公司)的积极经营变化。近期市场情绪波动导致医药出海方向有所调整,但仍看好药械出海重点企业。

细分领域分析及投资建议:

  1. CXO板块: 国内外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看好龙头企业凭借逐季度报表和订单兑现带来的估值修复,同时看好CDMO方向重点公司的业绩底部反转。
  2. 创新药: 强生EGFR/MET双抗联合拉泽替尼疗法的积极临床数据为行业注入强心剂,建议关注国内外创新药的数据读出,寻找潜在投资机会。
  3. 中医药: 关注中医药龙头企业及院外市场,看好新产品带来的增长潜力。
  4. 疫苗及血制品: 血制品下游需求旺盛,行业基本面良好,看好静丙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潜力,重点关注浆站数量变化及龙头企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吨浆利润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疫苗方向尽管基本面承压,但部分重点公司业绩边际改善,关注24年下游库存周期改善带来的业绩拐点以及MCV4疫苗25年市场拓展情况。
  5. 医药上游供应链: 看好四代测序相关产品放量和重点公司经营拐点,关注上游成长型企业经营拐点以及四代测序业务在25年的积极变化,同时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和出海节奏。
  6. 医疗设备与IVD: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将带来增量需求,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山外山等龙头企业。此外,看好消费型医疗设备的顺周期复苏,如怡和嘉业、鱼跃医疗;IVD方面,关注集采政策落地后的影响以及海外市场拓展情况,例如迈瑞医疗、新产业和亚辉龙等。
  7. 医疗服务: 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望提振消费信心,看好消费医疗板块,尤其关注眼科和口腔行业。
  8. 线下药店: 前期市场担心的政策影响相对有限,上市公司外延扩张谨慎,预期净利率将提升。中小型连锁药房和单体药房可能面临被动出清,行业竞争有望回归正常。
  9. 创新器械: 关注国产龙头企业在外周集采中的潜在受益机会,25年关注脊柱、创伤、关节领域的确定性反转机会,以及骨粉及颅骨修复材料产业变迁带来的投资机会。持续看好电生理方向的长期发展空间,重点关注续约情况和技术平台迭代带来的下游基本面变化。关注神介领域重点创新产品的获批上市。
  10. 原料药: 集采政策深化导致仿制药盈利周期收窄,建议关注创新转型+出海方向的企业,例如健友股份、联邦制药以及兽药产业龙头国邦医药。
  11. 仪器设备: 短期关注科学仪器下游半导体相关订单的拓展。随着需求端触底回暖以及国债驱动的设备增量/换新订单的扶持,看好25年科学仪器行业的增速恢复,关注业绩拐点。
  12. 低值耗材: 出海方向推动部分公司业绩增长,短期关注OEM模式下低耗龙头企业的出海能力和产品升级情况,关注下半年增量客户变化,中长期看好GLP-1产业链及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的潜力。

重点推荐企业:

持续关注四代测序领域重点企业康为世纪、华大智造等。同时关注医药消费、医药创新两条主线下的优质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同仁堂、羚锐制药、健民集团、马应龙、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新诺威、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和黄医药、众生药业、博瑞医药、健友股份、华海药业、迈瑞医疗、三友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聚光科技、迈普医学、赛诺医疗、洁特生物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政策监管环境变化;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123人围观)参与讨论
网友昵称:墨韵天成
墨韵天成 铁粉沙发
01-21 回复
感谢分享!这份医药周观点解读很全面,覆盖面广,对CXO、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都有深入分析,尤其关注估值修复和业绩拐点,对投资者很有参考价值。不过,文中提到的很多公司我都不太熟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